農業機械化發展紀實
農業的重要出路在于機械化。 基于此,多年來,市農機局以農機購置補貼為載體,加快全市農業機械化發展。僅今年,就爭取上級農機購置補貼資金達3690萬元,與2005年的310萬元相比增長10倍多,實現了農機購置補貼工作的新突破。 農機結構全面優化。秸稈還田機等保護性耕作機械從無到有,大型、復合、聯合作業機械增幅顯著,徹底改變過去單一糧食生產機械的局面,農機固定資產總值從5年前的19.7億元,升至目前的32億元;
農業機械化水平步入全省前列。在小麥生產基本實現全程機械化的基礎上,花生生產機械化水平大幅提升,玉米也突破了機收的瓶頸,植保、脫粒、農田排灌、農業運輸、農副產品加工等環節也基本實現機械化,全市綜合農機化作業水平達89.2%;
傳統低效的農業生產方式徹底改變。130多萬農民告別了“一把鋤、一張锨,麥收一把鐮,一輛小車推著全年滿山轉”的生產方式,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脫出來,23.6萬人走出農村,務工、經商、養殖,讓自己的口袋鼓了起來;
農機服務成為農民致富的重要途徑。僅去年,30多萬農機從業者就實現農機服務總收入18.97億元,平均為每個農業人口增加收入1443元,對農民收入的貢獻率提高到17%。
農業機械化是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關鍵。
相關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