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羊口瘡的癥狀及防治
山羊傳染性膿皰俗稱羊口瘡,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種傳染病,其特征為口唇等處皮膚和粘膜形成丘疹、膿皰、潰瘍和結成疣狀厚痂。
主要癥狀:主要表現為唇型、蹄型和外陰型,但以唇型感染為主要癥狀。病羊先在口角上唇或鼻鏡處出現散在小紅斑,以后逐漸變為丘疹和小結節,繼而成為水皰、膿皰、膿腫互相融合,波及整個口唇周圍,形成大面積和痂垢,痂垢不斷增厚,整個嘴唇腫大,外翻、呈桑椹狀隆起。病羊感染后流涎、精神萎縮、被毛粗亂、食欲不振,明顯消瘦。
首先對感染病羊隔離飼養,圈舍進行徹底消毒。給予病羊柔軟的飼料、飼草,如麩皮粉、青草、軟干草,保證飲水干凈。等結痂后,一定要剝凈,然后用淡鹽水或0.1%高錳酸鉀水溶液清洗,再用2%龍膽紫(紫藥水)或碘甘油(碘酊、甘滑:1:1)涂擦瘡面,間隔3-5天再用1次。同時,注射VE0.5-1.5g及VB20-30g,每日2次,連續注射3-4天。
采用疫苗預防,保護羊只皮膚、粘膜別受損傷,做好環境的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