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厭學家長應該如何教育?
中國家長對孩子的溺愛早就名聲在外,不僅條件好的如此,經(jīng)濟條件不好的家長也是省吃儉用,“寧可自己再苦一點,也不能苦了孩子”。加上一些攀比從眾心態(tài),不少家長都是盡其所能給孩子吃好的、穿好的,有時還指著孩子身上對鄰居“抱怨”道:“你看我這孩子,就愛穿名牌,從頭到腳花了我一兩千,唉,氣死我了!”其實臉上卻是笑瞇瞇的,心里也是甜滋滋的。在這種“愛護”中長大的青少年,怎么可能理解真實生活中存在的艱難困苦,當然也會把父母們苦口婆心的告誡規(guī)勸當作耳邊風了。
此外,大家還可以用正面教育:即用健康的文化藝術形式來感染孩子,通過相關的影視、歌曲、故事、書籍等,用潛移默化的方式來深入孩子的心靈。
F.自然溝通:要進行朋友式的心靈對話
心靈的溝通是幫助解決孩子厭學、學會做人的良方,也是構建和諧家庭、和諧社會的良方。
有些家長會說:“我們也和孩子溝通啊,談了大半天,怎么還是不起作用呢?真急死人。”
為人父母的,對生活艱辛的一面當然比孩子理解的深多了,但是這也并不表示他們能把這種體驗準確而適當?shù)貍鬟f給自己的孩子,使他們也能真正領會。同樣的話雖然有道理,說話者的口氣、語速、語調(diào)的不同,說的時機、角度、場合不一樣,對孩子當時的心態(tài)、感覺把握得好不好,等等,都是與孩子談話效果的決定因素。同樣的話語或道理,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法、在不同的場景下講出來,效果是迥異的。
G.孩子厭學不加壓力:追堵打罵只能使問題更糟
由于是在溺愛呵護與應試高壓這兩種矛盾的交叉中成長起來的,現(xiàn)在的孩子們普遍比較脆弱,容易焦煩郁悶,稍有不順心的事,逆反心理立馬展露無余。那單調(diào)的學習生活、老師的無盡要求、逼人的成績排座、前途的渺茫困惑……這一切已經(jīng)讓孩子們很難感受到生活、學習的快樂。如果家長們再絮絮叨叨地經(jīng)常問來問去的:“今天考得怎么樣啊?在班上排第幾名阿?作業(yè)做完了沒有啊?是不是又跑到網(wǎng)吧里去了呀?”等等。或是又反反復復地盯著孩子講來講去的:“我像你這么大的時候多么苦啊!那時的條件多么差啊!我那時就很懂事呢!你的爺爺奶奶多么嚴格啊!”這些都會對孩子造成心理上的壓力,他能不煩嗎?漸漸地,他干脆不想跟你講話了,也不愿意跟你在一起。眼看無比心愛、寄予無限期望的孩子開始疏遠自己,父母不但不理性地考慮改進方法,反而卻盯得更緊,說得更多,結果導致親子之間的隔閡越來越深,家庭問題不僅得不到解決,反而逐步激化。
H.懂得自愛:用自重去贏得孩子的尊重
已經(jīng)孩子厭學,父母還怎么自愛呢?
首先,是要學會心態(tài)陽光、自愛自重。不要因為孩子厭學,就感覺好像天塌了、地陷了。應該想到的是,在你的生活中,除了孩子以外,還有你自己,還有其它值得你關愛的人和關注的事。
其次,要學會自保,即注意在精神思想、身體健康及物質(zhì)金錢等方面保護自己,包括保護自己應有的人格尊嚴。不管孩子的問題多么嚴重,家長要始終保持冷靜的態(tài)度,坦然地面對一切。從一開始,在原則上不能輕易對孩子讓步、違心的屈從孩子的無理要求,絕不應該對孩子的打罵忍氣吞聲,要守住一個底線。否則,不僅會失去家長作為一個人的起碼尊嚴,而且實質(zhì)上會縱容孩子惡習的惡性膨脹,甚至有的孩子會因此而逐步走上嚴重傷害父母的犯罪道路。
應對孩子厭學另外一點更加重要,就是要學會自善———要努力地自善其身,即不斷地提高自身素質(zhì),這可以說是最好方式的自愛。只有這樣,你才能不僅是好家長,還是好妻子或好丈夫、自己父母的孝順兒女、同事的好伙伴、社會的優(yōu)秀成員,你才可能最大限度地獲得人生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