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熱水器向新能源拓展向多能互補成趨勢發展
河南中鼎科貿發展有限公司是由鄭州市工商局批準注冊成立的獨立法人企業,成立于2005年,注冊資金500萬元,擁有自購辦公場所200多平方米,擁有現代化的辦公場所和設備。河南中鼎科貿發展有限公司從2005年進入空氣能熱泵行業,已有八年的行業經驗,是河南最早的專業空氣能公司。
河南中鼎科貿發展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以來,一直致力于空氣能節能熱水工程在河南區域的推廣和使用,公司擁有一流的設計、安裝和售后服務團隊,通過集成服務系統為客戶打造最經濟適用的節能解決方案和節能技術改造方案。
目前擁有熱水工程數百家,總結出一套適合河南氣候、水質的工程經驗。公司有五星級酒店熱水工程兩家,四星級酒店四家,并與全國知名連鎖酒店漢庭、七天、格林豪泰和美宜家等多次合作,深受客戶信賴。
近年來,能源緊缺已是不爭的事實,在全球節能減排戰略的持續推進、國家激勵政策的相繼出臺以及產品技術水平的顯著提升等利好形勢之下,太陽能、空氣能等新能源的開發和利用被提升至新的戰略高度。
尤其是在熱水器領域,從燃氣熱水器到電熱水器,再到太陽能熱水器和空氣源熱水器,如今“四分天下”已初成定局。近期,新節能補貼政策的落地實行,更讓苦推10年的空氣能熬出了“名分”,獲得了國家層面的認可。截止到目前,幾乎所有主流熱水器企業都推出了空氣能熱水器,不僅如此,一些企業還將電熱水器和燃氣熱水器技術與空氣能熱水器相結合,推出了集成型的熱水器產品。
可以預見,隨著技術的創新和進步,熱水器市場將進一步向新能源方向拓展,具有低碳、節能、環保特性的產品將成為主流,以燃氣、電能、太陽能、空氣能多種能源合一的集成式熱水器或將爆發出較強的增長潛力。
太陽能、空氣能搶位
自2008年、2009年,燃氣熱水器和儲水式電熱水器先后被納入能效監管體系,強制張貼能效標識,熱水器行業也開始刮起了一股節能技術升級風,各大主流企業開始在節能技術上展開激烈的比拼。2010年,隨著比拼的持續升級,冷凝式熱水器、熱泵熱水器、電熱與太陽集成熱水器、燃氣與太陽能集成熱水器等紛紛亮相市場。
與2010年相比,2011年的熱水器市場格局變化趨勢明顯。據數據顯示,2011年電熱水器市場份額下滑2.33%;燃氣熱水器市場份額僅增長1.05%;太陽能熱水器市場份額同比下滑0.71%;而空氣能熱水器市場份額卻同比增長2.01%,市場占有量達到9.53%。
2011年,受經濟不景氣、樓市成交低迷等因素影響,傳統的電熱水器、燃氣熱水器、太陽能熱水器的發展態勢都不太理想,但空氣能熱水器卻一枝獨秀,發展迅猛,相比2010年增長了將近48%。2012年,隨著新節能補貼的落地、階梯電價的試行,更讓太陽能、空氣能新能源的拓展迎來愈加充滿希望的曙光。
集成熱水器成新寵
據了解,雖然太陽能熱水器和空氣能熱水器有著得天獨厚的節能環保優勢,但因其自身特征的限制,目前都存在著不能連續供應熱水的局限:太陽能熱水器在陰雨天只能依靠電輔助加熱,熱效率低且需要等待;空氣能熱水器則在較為寒冷的氣候條件下不能使用或工作效率低;而燃氣熱水器的優勢恰好是能連續供應熱水,并在任何氣候條件下都能使用。
“復合能源替代單一能源將是必然趨勢”,業內人士表示。他認為,整個熱水器行業將呈現出三個轉變趨勢:一是由提供熱水器單品向提供家庭熱水系統解決方案轉變,二是由傳統能源利用向新能源的開發利用轉變,三是由單一能源利用向多種復合能源的綜合利用轉變。
“任何單一形式的能源都不是最佳的產品解決方案?!毕嚓P專家也曾如此表態。
“節能減排以及具有更少能源消耗量的產品將是未來發展的方向。”中國家電協會秘書長徐東生也認為,混合能源熱水器產品未來具有很好的發展前景。
價格、技術、標準瓶頸還需突破
一直以來,高價位都是節能熱水器普及的瓶頸。據了解,目前空氣能熱水器以及集成型熱水器售價多數過萬元,如此價格對于普通消費者來說難以承受。
“混合動力熱水器自上市以來銷量并不多,”,“其中,價格高確實是很重要的因素之一,目前集成型的熱水器主要針對的大多都是別墅等高端住宅,運作渠道也相對狹窄。”
其次,不止購買成本大幅增加,其安裝、維修環節也更為復雜,當前混合能源熱水器仍處于產品研發和市場培育階段,企業在具體的市場推廣過程中,仍會遭遇來自產品技術解決方案的穩定性以及市場消費習慣等方面的多重阻力。
另外,新興產業的成長,離不開技術標準的支撐、產業政策的扶持。據了解,目前歐盟正在制定能源綜合利用產品包括能源集成式熱水器的能效標準(即EUP標準),大幅提高了產品的能效要求,并將在2016年實施;國家標準《多能源組合熱水器》的送審稿也已通過專家審核。預計未來,隨著我國能源需求的擴大,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開發新能源產品的相關標準和政策也將逐步出臺、實施。
總之,在多能互補、能源集成的大趨勢下,注重多能源開發的熱水器企業更應加快技術創新和研發,進一步控制生產成本;同時,建立統一的安裝、售后體系;還要加大宣傳力度,在政策的引導下、標準的約束下,努力突破瓶頸,實現這一新型節能產品的推廣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