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無錫街頭流浪乞討人員的生活
12月27日下午,無錫下雪了。今天最低氣溫將達到零下5攝氏度。
民政部、公安部、住房城鄉(xiāng)建設部24日聯(lián)合發(fā)出緊急通知,要求做好街頭生活無著人員救助工作。對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實行先救助、后甄別;對尋親不遇、務工不著、離家出走等原因遇到困難的人員,實行分類救助;對陷入困境、居無定所、流落街頭的進城務工人員,要及時設立臨時避寒場所,幫助解決燃眉之急。確保街頭生活無著人員安全過冬。
無錫街頭流浪乞討人員生活得怎樣,無錫救助站有何準備?工地民工這個冬天保暖工作如何?雙休日,商報記者分頭進行了探訪。
最怕是生病 最想是過年
又是一個冬天。
12月27日,無錫最低氣溫零下3攝氏度。在城市忙碌的馬路上,人們用大衣、羽絨服將自己層層包裹起來。而在這越來越寒冷的冬日里,那些城市高樓大廈、寬闊馬路的建設主力軍——農(nóng)民工兄弟們,又過著怎樣的日子呢?
●27日11點左右
●錫山區(qū)東亭中路一建筑工地
● 23歲小翟:最怕的是生病
雖然工地發(fā)了新手套,但正在綁鋼筋的小翟并沒舍得戴,他仍戴著露了手指的破手套。
“冷嗎?”
“當然!”
“為什么不戴新手套?”
“舍不得,舊的還能用。”
回答記者提問時,小翟總是笑呵呵的。半個月前剛過完23歲生日的他,臉上還略帶稚氣,可干起活來卻一點都不含糊。扛起七八米長的粗鋼筋,他的肩膀顯得有些單薄,前行時肩頭不停顫抖——這樣的一根鋼筋有五六十斤重,他們四五個人,每人每天都要扛上幾噸重。
小翟來自安徽,來無錫打工一年多,他最喜歡聽的歌是《愛拼才會贏》。記者采訪時,他總好奇地跟在后面,時不時地還會反問記者幾句。他說,自己挺愛看報紙的。
小翟出生在一個世代為農(nóng)的家庭,一家四口,兄妹兩人。初中畢業(yè)后,他就開始外出打工,去過蘇州、南京等地。來到無錫后,他開始學習干鋼筋活。“干這個活,夏天和冬天最不好受。夏天鋼筋被太陽烤得火熱,冬天鋼筋被凍得透心涼。”說著,小翟摘下手套,露出凍得通紅的雙手。記者戴上他的白線手套,摸了一下一旁的鋼筋,的確,手套幾乎沒什么抗寒的作用,寒冷依然滲透到手心。無錫手套,無錫防靜電用品,無錫勞保用品。
雖然在外打工有時會累一點,但小翟說,每月領工資的時候心里還是挺高興的,覺得辛苦沒有白費。當談到在外打工最擔心遇到的事情時,小翟說,“最怕的就是生病”。因為打工掙的錢本來就不多,除去每月固定開銷外,根本剩不了多少。一旦生病,小病還能吃點藥扛過去,要是嚴重的話就只能到小診所里輸液打針什么的。“誤工不說,光看病的錢就讓人難以承受。”小翟說,自己知道小診所醫(yī)療條件不行,但為了省錢,大醫(yī)院他們是不敢去的。
11點,吃飯時間到了。記者跟著小翟來到食堂,主食有白饅頭和米飯,下飯菜是洋蔥胡蘿卜炒肉絲。小翟跳起來第一個躥到了窗口,拿了饅頭就大口吃起來。“吃飽了就暖和了。”眼前的小翟不光長得很像電影《天下無賊》里的傻根,連性格都那么相似——執(zhí)拗而單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