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農村建設中污水處理系統研究及現狀
摘要:隨著水體污染日趨嚴重,新農村建設步伐加快,污水處理已成為我國新農村建設的重大問題,必須根據農村污水特點等,建立完善的農村污水處理系統。介紹了國內外農村污水處理的模式和工藝,并比較分析了現有工藝的特污水特點等,建立完善的農村污水的主要特點等,提出相應的污水處理模式和工藝,為新農村污水處理系統建設提供參考。 關鍵詞:污水處理;人工濕地;生物膜;新農村 隨著城鎮化進程的推進,農村污水處理是新農村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村生活污水是面污染來源之一,全國90%以上的生活污水或糞便廢水直接排放到地下或湖泊等流域,如太湖、滇池的富營養化均有部分來自于農村生活污水。農村污水的隨意排放,旱廁的使用,造成江河湖泊流域、地下水等水環境受到污染,治理農村污水,不僅能改善農村生活環境,還能控制流域的水質污染和湖泊的富營養化,改善水體環境,同時處理的中水用于農業灌溉,緩解農業用水的緊張。因此急需研究新農村的污水系統,提出適合我國的多樣化農村污水處理系統。 1農村污水處理現狀 1.1國外農村污水處理現狀 農村污水處理方面,各國都有自己的處理工藝。日本在1977年,實行農村污水處理計劃,成立農村污水處理協會,負責研究適合農村污水處理的設備。其設計了JARUS模式的15種污水處理裝置,處理工藝主要是生物膜法和浮游生物法,具有體積小、成本低、操作簡單的特點。到1996年底,建成2000座農村小型污水廠,處理后的中水用于農業灌溉,污泥用作農田肥料[1]。德國也很重視污水處理,到1992年,全德國的污水接管率就達到92.2%[2]。在相對集中的農村采用集中處理,對于分散的農村采用分散小型污水處理設施,其主要以腐化池為主,外加生物濾池、生物接觸池、穩定塘等[3]。韓國農村居民多分散居住,采用小型、簡易的污水處理系統,工藝為濕地污水處理系統,其缺點是占地大,受充分供氧、氣溫和植物生長季節的影響等[1]。歐洲、北美、新西蘭等農村也采用該工藝[1]。澳大利亞主要采用“過濾、土地處理與暗管排水相結合的污水再利用系統”———“FILTER(非爾脫)”,該系統處理后的中水能滿足作物養分的要求[1]。1.2國內農村污水處理現狀 我國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比較晚,“十一五”規劃推動農村污水處理建設,要求農村無公害排放,但是我國農村經濟發展落后,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才剛起步。
相關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