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進步替代不了工匠精神
技術進步替代不了工匠精神
“盡管科學技術在不斷進步,但都代替不了工匠精神。”兩院院士大會期間,國際著名焊接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關橋分享了對工匠精神的體會。 關橋是中國航空焊接專業的學科帶頭人,也是我國飛行器制造工程中多項特種焊接技術的開拓者。他發明的“薄壁結構低應力無變形焊接方法及裝置”實現了焊接變形控制領域中的重大突破。 耄耋之年的他見證了中國焊接技術的起步和發展。今天,盡管電子束焊、激光焊接等一系列現代化焊接手段層出不窮。但關橋看來,這些技術的存在并不能取代匠人的地位。 “還有很多事情是現代化技術無法完成的,要靠人的手藝去精雕細琢。”關橋說,所謂工匠精神就是精益求精的精神,追求的是一種卓越和完美,每一個行業里面都需要有工匠精神。 但盡管如此,在今天的社會分工下,很多人還是會發出感慨:匠人都去哪了? “匠人越來越少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現代化的生產手段壓縮了匠人們的生存空間;二是匠人的勞動在工資待遇和社會認可上得不到應有的體現。”關橋無奈地說。 “盡管國家已經越來越重視發揚工匠精神,但工匠面臨的很多問題未得到解決。比如,匠人是靠手藝吃飯的,但在今天,這樣的謀生手段很容易遭遇人們的偏見和輕視。”關橋說。 關橋強調,想要在未來發掘出更多的優秀匠人,不僅需要政策方面的激勵,更需要社會文化的認同。
相關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