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動紙管機械向您介紹中國出口紡企的自選動作
隨著國內的能源、原材料、土地和勞動力等價格不斷攀升,制造業成本壓力已成現實,中國出口企業產業轉移不可遲疑。
中國在中西部加大開發力度,吸引著東部地區傳統制造業的遷徙。與此同時,伴隨各國產業轉移的不斷深入,東南亞、非洲地區的投資環境也漸成氣候。
投資中西部:“水往低處流”
與西亞、中東、非洲、東南亞等國家相比,我國的國土廣袤,地區的差異有利于產業轉移,而且地區之間的差異不可能短期內消除,所以國家鼓勵中西部地區更適合承接大規模的產業轉移。
2003年,理士電池選擇江蘇省金湖縣經濟開發區成立江蘇理士電池有限公司。此后,又在安徽省濉溪縣經濟開發區設立安徽理士電池有限公司。
作為中國最大的出口蓄電池生產商,理士電池在東部向中西部轉移的實踐中選擇深耕國內市場,利用現有資本積極謀變頗有成效。該企業創立于上世紀90年代中期,從事閥控式密封鉛酸蓄電池的研制、開發、制造和銷售。先后在國內的廣東和江蘇、安徽等建立起五個生產基地。
江蘇金湖與安徽濉溪地處蘇皖兩省腹地,經濟并不發達。但理士電池認為,此兩地具有無限潛力可挖。“金湖距揚州港80公里,離江蘇第一大港連云港港255公里,臨近山東、河南、安徽。物流便捷、招工方便,成本優勢向華東、華南地區強勁輻射。”江蘇理士電池有限公司總經理任永紅對此表示。
理士電池正在參與江蘇和安徽當地政府合作的蓄電池生產基地的建設,通過這兩個基地,幫助包括廣東在內的理士電池在中部地區實現產業擴張性轉移。
理士電池顯然不是出口企業產業轉移的個例。作為以勞動密集型產業為代表的紡織服裝和制鞋產業,中西部成為出口企業進行產業轉移的首選。據亞洲鞋業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僅廣東東莞市的鞋業企業中,目前有50%左右到我國中西部地區如湖南、江西、廣西、河南等地設廠,而25%左右則赴東南亞地區如越南、印度、緬甸等國家設廠。
在此過程中,出口企業并不是個別企業單槍匹馬深入腹地,而是實行了產業鏈的巧妙嫁接。2008年8月在美國上市的江蘇華瑞國際集團早在幾年前就率先完成了此動作。華瑞旗下擁有12家進出口公司、3家海外公司,6個實業基地共19家直屬工廠,年出口額1.4億美元,是一家全球員工逾萬人的大型投資控股跨國公司,涵蓋服裝股份、針紡織科技、房地產、精密機電、汽車銷售及服務5大核心事業體系。
2001年,華瑞選擇了一條與其他服裝企業截然不同的道路,把工廠直接開進了安徽鳳陽。這次被員工們稱為“挺進大別山”的遷徙,實際上就是華瑞的1+N模式。幾年間,華瑞國內產業實現了梯度轉移,先后以自建、合資、并購等方式,在南京周邊地區相繼建立起數家服裝生產工廠。
中國在中西部加大開發力度,吸引著東部地區傳統制造業的遷徙。與此同時,伴隨各國產業轉移的不斷深入,東南亞、非洲地區的投資環境也漸成氣候。
投資中西部:“水往低處流”
與西亞、中東、非洲、東南亞等國家相比,我國的國土廣袤,地區的差異有利于產業轉移,而且地區之間的差異不可能短期內消除,所以國家鼓勵中西部地區更適合承接大規模的產業轉移。
2003年,理士電池選擇江蘇省金湖縣經濟開發區成立江蘇理士電池有限公司。此后,又在安徽省濉溪縣經濟開發區設立安徽理士電池有限公司。
作為中國最大的出口蓄電池生產商,理士電池在東部向中西部轉移的實踐中選擇深耕國內市場,利用現有資本積極謀變頗有成效。該企業創立于上世紀90年代中期,從事閥控式密封鉛酸蓄電池的研制、開發、制造和銷售。先后在國內的廣東和江蘇、安徽等建立起五個生產基地。
江蘇金湖與安徽濉溪地處蘇皖兩省腹地,經濟并不發達。但理士電池認為,此兩地具有無限潛力可挖。“金湖距揚州港80公里,離江蘇第一大港連云港港255公里,臨近山東、河南、安徽。物流便捷、招工方便,成本優勢向華東、華南地區強勁輻射。”江蘇理士電池有限公司總經理任永紅對此表示。
理士電池正在參與江蘇和安徽當地政府合作的蓄電池生產基地的建設,通過這兩個基地,幫助包括廣東在內的理士電池在中部地區實現產業擴張性轉移。
理士電池顯然不是出口企業產業轉移的個例。作為以勞動密集型產業為代表的紡織服裝和制鞋產業,中西部成為出口企業進行產業轉移的首選。據亞洲鞋業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僅廣東東莞市的鞋業企業中,目前有50%左右到我國中西部地區如湖南、江西、廣西、河南等地設廠,而25%左右則赴東南亞地區如越南、印度、緬甸等國家設廠。
在此過程中,出口企業并不是個別企業單槍匹馬深入腹地,而是實行了產業鏈的巧妙嫁接。2008年8月在美國上市的江蘇華瑞國際集團早在幾年前就率先完成了此動作。華瑞旗下擁有12家進出口公司、3家海外公司,6個實業基地共19家直屬工廠,年出口額1.4億美元,是一家全球員工逾萬人的大型投資控股跨國公司,涵蓋服裝股份、針紡織科技、房地產、精密機電、汽車銷售及服務5大核心事業體系。
2001年,華瑞選擇了一條與其他服裝企業截然不同的道路,把工廠直接開進了安徽鳳陽。這次被員工們稱為“挺進大別山”的遷徙,實際上就是華瑞的1+N模式。幾年間,華瑞國內產業實現了梯度轉移,先后以自建、合資、并購等方式,在南京周邊地區相繼建立起數家服裝生產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