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處理領域“國產膜”越來越重要
水處理領域“國產膜”越來越重要
不管是污水處理、中水回用還是凈化飲用水、海水淡化,都離不開一個核心技術――膜分離技術,難怪世界各國科學家們一直認為:誰擁有了膜技術,誰就擁有了化學工業的未來,也就擁有了市場的競爭力和發言權。
在13日國家會議中心召開的中國水博覽會暨中國國際膜與水處理技術及裝備展覽會上,出現了和往屆不同的場面。此前,每屆膜和水處理的各種展會上,幾乎都是美國、日本、加拿大、德國等國家的跨國公司在唱主角。在2006年時,我國的膜市場就已經高達200億,但國內市場份額僅占2%。5年過去,我國的膜產業發展迅速,一直被跨國公司壟斷的膜產業格局也逐漸被打破,涌現了一批擁有膜材料技術的國產化品牌。比如2010年,海南立升用膜技術成功為上海世博園提供整個園區游客直飲水;杭州水處理中心已經成功地把膜技術應用于大大小小100多個海水淡化工程;碧水源把膜技術應用于北京門頭溝污水處理廠;剛剛出水日處理5萬噸的曹妃甸海水淡化廠就是采用藍星東麗的膜材料等等,此外,海南立升和碧水源等公司還實現了膜材料及組件的出口。
據中國膜工業協會秘書長尤金德透露說,膜協會最近剛下發了《分離膜“十二五”規劃》,其中分析認為目前國內反滲透膜有90%是進口產品,超濾和微濾膜約40%進口,而用于制作膜的原材料有50%―70%依賴進口。因此,規劃要求:我國要在分離膜全領域形成完備的、規模化的膜與膜組器的生產技術與生產能力;膜性能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他還提到,膜的政策環境也越來越好,比如即將修改的《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將把原來的35項指標提高到106項指標,這當中必須由膜來完成;《新材料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就把功能膜材料列入新材料“二五”重點扶持專項工程;《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則明確提出要重點攻克膜生物反應器,重點研發和產業化示范膜材料;環保部即將出臺的《再生水利用專項規劃》明確提出,到2015年,全國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要達到20%以上,這也離不開膜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