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家七嘴八舌談紅木家具
本期摘錄了業內外達人通過網絡對紅木家具投資收藏方面的言論,以下內容僅供參考,不代表本站觀點。
王鐵成(著名演員、古典家具收藏家):紅木家具歷來能夠反映出當時朝代的文化和審美與當時的一些高超的地方,和以及它所在時代的局限性。它不但有歷史,有文化,而且有內涵,是高雅的,有適用性的,而且的增值的。
真正的行家把收藏不叫收藏,而叫玩兒,這是一種生活態度。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看過就是擁有。世上的好玩意兒多了,再有錢不可能都買回家,所以任何一個玩兒家的腦子里都不能有“貪”字。我不富裕,膽子也比較小,放過去不少好東西,但是因為謹慎,還從沒有看走眼的時候,基本都是物有所值的。要遵循12個字:歷史、文化、美術、實用、耐久、增值。一件古董家具,它本身就蘊含有豐富的歷史知識,是明朝的,還是清朝的?這就是歷史。它還有文化知識,比如制作的文化、榫卯結構的文化、造型的文化,還包括當時使用的文化。同時,一件古董家具也是一件美術作品,雕刻就是其美術的一種體現,明朝時的雕刻比較簡單,清朝開始繁復起來了。任何一件家具,如果不使用,就沒有任何價值。光研究有什么意義?就像研究原子彈一樣,研究的最終結果還是要讓它升天。所以,我很看重它的實用性,我買一件古典家具,首先是拿來使用的,而不是研究。古典家具還應該是耐久的,不是用幾年就壞了,而是可以傳世的。最后才是增值,古典家具這些年漲得厲害,起碼比將錢存在銀行要值。
古舊家具也同樣可以用12個字來概括:材質、品相、做工、修配、年代、身份。眾多藏家認為,購買古典家具的理由有三:一是古典家具飽含著濃厚的歷史背景,有著深厚的歷史價值,耐人尋味;二是古典家具買回來不只是擺設,還有很好的使用價值,而且隨著中式元素的重新重視,很能提升主人的品位;三是古典家具也是古董,它不會因為你用過一段時間就不值錢。 羅義恒(南京紅木家具藏家):收藏關注仿古家具。在國內藝術品收藏界,紅木家具和瓷器、書畫并稱為“藏界三寶”,尤其是明清古典家具,更是擁有規模龐大的收藏群體。據了解,近年來,紅木家具市場行情不斷走高,“天價”光環也吸引了很多人投身此道。如今想在這一行干出門道并不容易。和其他藝術品相比,紅木家具的收藏成本較高,明清時期的“老紅木”價格更是讓普通藏家望而卻步。加上紅木家具體量較大,存儲要求高,因此,普通藏家大都采取“以藏養藏”的方式。
現在行情好了,懂行的人越來越多,想在市面上找一件真材實料的明清家具難如大海撈針。面對資源匱乏的現實,藏家們可以考慮關注仿古家具,尤其是那些材料上乘、工藝精細的紅木家具,同樣具有收藏投資潛力。
唐明君(深圳寶安區紅木家具協會秘書長):紅木價格上漲,原因除了下游市場需求增大外,直接導致紅木原材料市場價格暴漲的最主要原因,還是上游的貨源日益緊俏。近兩年,基于多種考慮,東南亞國家普遍收緊了稀有木材的出口。從大量砍伐,到有計劃砍伐,從鼓勵出口,到限制出口,這些變化直接影響了紅木的供給量。除了上述因素,包括人力、運輸和倉儲成本也在上揚。“水漲船高,原材料怎會不漲價?” 深圳紅木市場以花枝、酸枝、草花梨三種材質最多。去年上半年,產地是柬埔寨和老撾的酸枝木,在觀瀾市場的價格每噸10萬元左右,現在的價格是每噸20萬元,足足翻了一倍。紅木漲得快,最主要還是國人對紅木家具需求量的大幅增加。從事煤炭、行業發了財的老板,許多人出高價收購紅木原材及紅木家具。直徑超過40公分的高檔大料,很多都被他們收購用于投資和收藏,保值增值,因此,在業界紅木才有了“紅金條”的稱號。
西方人:近兩年的中國幾乎在一夜之間直線竄紅,成為全球最炙手可熱的藝術市場,中國藝術品賣價之高、漲幅之快令人目眩神迷。這也不再是少數人玩的游戲,藝術品正上升為房地產與股市之外的第三大投資領域,財富和藝術共舞,熱錢和泡沫齊飛,帶來了“非理性的繁榮”。
我稱之為“錢講普通話”,眼下全球資金都涌向中國,巨額誘惑無處不在,幾乎沒有人會忍著不去買賣作品。此情景讓人們覺得中國當代藝術市場并非走向春天,而是立即進入高溫爆熱的盛夏,這是個充滿希望也充滿問題的時代。
(原載于《中國紅木古典家具》雜志2011年第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