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服裝等待爆發時刻
互聯網時代,定制化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已成為服裝產業發展轉型的方向之一,以消費者需求為中心的服裝定制化供給體系正在形成。
其實,服裝定制領域在國內市場上一直存在,只不過在國內傳統工廠批量規模化生產模式的沖擊下,服裝定制行業因為其跟不上效率、性價比又低的特點而顯得異常低調而已。但是隨著批量化生產的成衣產銷企業出現經營問題,可以避免庫存堆積的服裝定制模式受到科技的賦能,重新煥發出活力。
但這個體系的成熟并非一日之功,要做到在市場普及,目前仍需要克服諸多問題,還需要眾多行業參與者們的共同努力。
成衣產銷會被服裝定制取代的三個原因傳統的大批量成衣產銷模式因為不能預估市場需求,對市場的變化及時作出調整,很容易造成庫存積壓的問題。再加上近年來受到電商和快消品的沖擊,眾多知名國產品牌就因為高庫存的問題無法解決,導致頻頻關店。
與逐漸沒落的成衣產銷模式相反,國內服裝定制市場呈現出快速增長的趨勢。據統計,截止2016年底,中國服裝定制市場規模達到1022億元,同比增長18.01%。而根據市場調研情況,預測2022年我國服裝定制市場規模將突破2600億元,市場規模可實現翻倍增長。
而造成這個現象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
首先,產能提升導致傳統產銷模式的中心發生了變化。以前,產能不足,市場供不應求,頭部品牌幾乎不用擔心庫存的問題。但現在,產能已經嚴重過剩,企業就需要轉變觀念,以消費者需求為中心的服裝定制化供給體系才更適應現在的市場。
其次,國內的中產階級規模不斷擴大,消費升級趨勢不斷增強。如今多樣化、個性化、定制化的消費需求已經成為市場中一股不可忽視的消費訴求,消費者不再滿足于大眾消費品。而且買家秀和買家秀之間巨大的差距,也使得消費者對尺碼不合適的衣服容忍度變得更低。
最后,現在的科學技術水平為普及定制化服裝提供了條件。人體3D掃描技術可以在5分鐘內完成“量體”,消費者在自助式掃描儀上完成掃描后,數據自動上傳到云數據庫。同時,云服務上有各種款式供消費者選擇,消費者下單后,定制版圖會自動發送到加工廠,最快可實現當天交貨。
綜合來看,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服務是企業進化的方向,而定制化服裝正好切合這個方向,而且從庫存生產的模式改變為按需生產的模式,也避免了服裝企業高庫存的風險。所以近年來,涌現出了一批互聯網創新型企業,對定制化服裝的批量生產進行探索。
百花齊放的服裝定制企業從模式上來說,目前市面上進行定制化服裝探索的企業主要有兩種模式。一種是O2O模式,用戶通過在線或者線下量衣,定制企業獲得數據后通過自有或者第三方工廠進行生產后寄送給消費者;另一種是C2M模式,C端消費者需求直達M端服裝制造工廠,即“賣了再做”。
相比而言,C2M模式直接省掉了中間商的環節,各方面限制更少,運作也更為高效,但是對企業的技術要求也更高。一般來說,企業的技術基因決定了它會采取哪種模式。
根據技術能力對參與服裝定制創新的企業進行分類,可以得到三種類型。
一種是具有線上技術優勢的創新型互聯網企業,其中包括綜合類頭部平臺和垂直類玩家。
從綜合類頭部平臺來說,近年來阿里、京東、美圖、唯品會等互聯網公司都曾試水“服裝定制”市場,今年阿里還專門推出了“犀牛智造工廠”,加碼定制化、個性化的新制造產業。從垂直類玩家來說,代表性的企業UF7已經成功研制出了一套智能版芯系統,可以實現三小時制衣,當天發貨。
第二種是具有制造技術優勢的傳統服裝制造工廠。比如,今年成功登陸深交所科創板的企業酷特智能,以前是一家傳統服裝制造企業,經過多年的升級改造,如今可以提供“一人一款、一人一版、在線量體、7天成衣”的特色服務。
第三種是具有品牌優勢的老服裝品牌。例如,國內知名服裝品牌特步就與微軟小冰,打造了一場名為“人人都是藝術家”的直播活動,向粉絲展示了特步個性化專屬定制服裝設計的全新功能。并借助人工智能技術,讓消費者與AI交流,從而定制自己的專屬服裝。
總的來看,互聯網企業和服裝制造工廠因為數字化或者制造等方面的技術優勢,通常采用C2M模式。但是往往互聯網企業在技術方面更勝一籌,所以他們可以更快完成一件定制服裝的制造過程。
而通過探索定制服裝進行自我升級的老知名服裝品牌,在互聯網技術和服裝制造這兩方面的能力都有所欠缺,所以一般采用O2O模式,需要和其他企業合作。但他們通過多年來的經營積淀了品牌優勢,企業的創新也會更加鞏固它的受眾。
在服裝定制這個賽道競逐的玩家越多,整個賽道就會越有生機,服裝市場就越有可能盡早實現定制服裝批量化生產,普及到更多消費者。但在這個普及的過程中,還存在很多障礙需要克服。
產業矛盾重重,短期內很難普及在互聯網定制市場有“三高”是很關鍵的:高品質、高性價比、高便利性。但是在往常人們的觀念里,高品質和高性價比是一般是充滿矛盾的。定制服裝也不例外,行業的屬性讓它在向市場普及的過程中,天然存在許多矛盾需要解決。
首先,高成本讓普及和盈利之間存在難以調和的矛盾。
曾經的工業化大生產,一款衣服只需要至多十幾張公共版圖,到如今的成衣定制,一人一版,如果不能簡化工序,那么成本相比過去就高了很多。而且服裝生產模式由大批量、少品種向小批量、多品種轉變的過程中,要付出的技術提升成本是一筆十分巨大的支出。
在極高的技術成本之下,廠商要實現盈利,對定制服裝的定價自然不會太低。但要對定制服裝進行普及,性價比卻是十分關鍵的要素。而定制服裝不低的定價,就是它目前向國內市場普及的第一塊攔路石。
其次,價格和品質之間的矛盾,會讓消費者對定制服裝的感受變復雜,接受難度變高。
企業要顧慮到成本,又要考慮到產品的性價比,定制服裝的布料、制作工藝等方面相比批量成衣生產就不會很大的提升空間,這難免會讓對定制服裝抱有過高的期待的普通消費者有所失望。而期待和實際之間的差距所造成的失望,也會讓定制服裝在消費者中的普及變得困難。
最后,制作精準和便利性之間的矛盾,讓它很難觸及到大多數消費者的需求。
大多數現代人相對于繁瑣的精準服務,更傾向于便利性。雖然技術的進步讓量體、制版變得更加高效,但是相比直接購買合適的成衣,定制服裝對于普通的消費者來說,程序還是較為繁瑣。
總的來看,服裝定制企業需要在產品價格與品質、普及與盈利、制作精準與制作便利性等矛盾之間做平衡,精準把握自己的受眾,找到自己合適的定位。而要明確培養自己的受眾則意味著,現在很難有一家企業可以做到將定制服裝普及化。
但是行業要進步,向消費者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服務是不可逆轉的趨勢,雖然目前定制服裝在向市場普及時困難重重,但隨著投身其中的企業逐漸成熟,對消費者和市場的把握更加深刻,他們也將帶領定制服裝行業走向新的發展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