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流量運營,破解后流量時代營銷增長力
2018以來互聯網經濟整體增速放緩,流量紅利消失,品牌營銷進入后流量時代。
本文分享如何破解后流量時代營銷增長力,以及如何進行全域流量運營,希望能為掙扎在流量泥潭里的市場營銷官們解鎖數字營銷新視角。
后流量時代的困境是什么?
“曾經的互聯網,那是一個伊甸園一樣的時代。到處是飛禽走獸,到處是食物。大量的人口涌入互聯網,那個時代用流量思維也還合理。但是隨著流量越來越貴,我們不得不走出伊甸園,那種伸伸手就能在樹上摘果子的時代,再也不會回來了。”
增長一旦停止,所有的問題就會全部暴露出來。后流量時代,正好處于這樣一個階段:增長停止了,流量紅利耗盡了,蛋糕突然不夠分了,于是問題出來了。在營銷上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營銷成本大大提高
這是由獲客成本決定的,有人統計過,過去獲取一位新用戶的成本只有幾毛錢,現在漲到了幾百甚至上千元。
轉化效果越來越差
原來轉化效果好,是因為有大批新增用戶不斷進來,這部分用戶的典型特征是愿意嘗鮮,所以拉新非常容易,比如微信公眾號剛開始的那幾年,吸粉非常容易,因為沒有更多的選擇,而現在大部分公眾號的粉絲數量和打開率都在下滑,就是因為從新用戶到老用戶的身份轉變,讓粉絲的決策變得越來越理智。
傳播環境越來越惡劣
渠道過多,消費者注意力被極度稀釋了,僧多肉少。據統計,截至2017年12月,中國互聯網人口達7.72億,移動互聯網用戶數量達到7.53億,可以說,已經基本完成普及,流量固定了,但新的媒介平臺卻在逐年增加,這些年誕生的媒介平臺有喜馬拉雅、抖音、快手、西瓜小視頻、火山小視頻、微視頻……都在爭奪現有的流量。
傳播平臺的增加,其實增加了營銷的難度,因為公眾的注意力被分散了,正如張瑞敏所言:過去,企業打固定靶,現在是打移動靶,甚至是飛碟!原來,你知道受眾在哪,知道該跟哪個電視臺合作,甚至把這一切直接甩給第三方公關廣告公司都行,但現在不行了。
流量運營的探索歷程
企業在流量運營的探索上從未止步,流量運營方式的演進主要以以下三種模型體現。
漏斗模型
這個模型下,工作重心會放在引流和轉化,啥事兒都要花錢,但短時間窗內可控性較好(不太壓價的話總能買到量),適合在流量便宜的時候拼命搞量賣貨賺錢。這個階段,CRM非常流行,企業只對客戶進行管理而不培育。缺點則是靠天吃飯,對外界流量成本漲跌很敏感,流量大幅度漲價的時候就郁悶了。問題在于,大部分人一定會越來越郁悶,因為巨頭越來越牛逼,流量越來越集中,也就自然會越來越貴。
沙漏模型
隨著采買流量價格逐步上漲,很多人就轉換了思路——用戶現在大部分時間消耗在社交媒體(如微信)上,那我不買廣告啊,直接讓用戶幫我在微信上傳播裂變豈不更好。這時沙漏模型就流行起來,把首要工作目標從引流轉化變成了裂變,整個模型長得像沙漏。拼多多之類的顯然就是這個模型,去年很流行的『邀請3個好友就免費聽課』之類的也都是。所以這時,在微信環境下運營的工具——SCRM非常流行。
流量池模型
楊飛《流量池》的發布點燃了“苦流量久矣”的營銷圈,隨后,大家幾乎不再談論“如何去找一個新的流量洼地”,反而“如何有效轉化流量?”“如何通過運營手段,讓流量的轉化更加可持續?”“如何構建私域流量池?”成了熱議話題。
流量池模型需要對流量進行大量的存儲、運營、發掘,再獲得更多的流量。這個模型對于數據基礎、客戶響應能力和效果追蹤能力的要求極高,顯然CRM和SCRM無法滿足企業需求,CDP逐漸進入大家視野。
流量池模型支撐企業全域流量運營,破解后流量時代增長瓶頸
要利用流量池模型實現流量再生并非易事,企業需要具備以下能力,才能做出助力業務增長的成功營銷。
匯集全域數據的能力
即連接企業所有客戶觸點及運營工具,采集客戶數據,打破數據壁壘,并歸一整合所有客戶數據,將用戶在各個渠道的行為軌跡歸一化形成完整客戶畫像。
換句話說,就是企業需要擁有整合第一方數據資產的能力,將原本分散、沉寂的數據整合成一個靈活的數據池,通過數據池及時洞察客情。
快速響應客戶需求的能力
即對潛客進行全生命周期管理,無需編程快速搭建自動化營銷流程,對不同畫像的客戶進行自動化、個性化的培育。
也就是企業能在無需IT支持的情況下,第一時間響應客戶的需求,并提供個性化交互體驗,不再錯過任何關鍵營銷節點。
對營銷效果精準的把控和調優能力
即能夠及時為企業展示運營效果,通過營銷反饋的數據和報表,及時優化運營策略,提升客戶滿意度與線索轉化率。當然,客戶行為數據也需要實時反饋,豐富客戶畫像,最終實現利用數據驅動業務增長。
全域流量運營新勢力——CDP
正如前文所言,全域流量地運營對于數據基礎、客戶響應能力和效果追蹤能力的要求極高,而作為近兩年才進入大眾視野的運營新勢力CDP,能同時滿足以上要求。
CDP的三大能力:
數據能收進來(Link):CDP可以快速連接來自市場、銷售、客服等各部門的各類數據源中存儲的客戶數據。為企業提供了完整的、不斷更新的客戶畫像,而不是流于表面的統計數據。
數據能流出去(Flow):CDP有能力快速對接企業內外部的各種數據源,包括廣告投放、CRM、客服系統、網站、微信、App、大數據分析與BI等等。只有數據流動起來,才能更好地構建數據驅動的企業文化。
業務驅動:CDP是為業務人員驅動建立的,而不是IT人員。業務人員可以自行決定需要什么數據源、如何對用戶打標簽、把數據傳遞到哪些平臺等等。業務團隊可以直接在CDP上進行操作,而不用依賴于IT部門。這賦予企業快速響應前端需求的能力。
后流量時代,企業千方百計獲取客戶的日子已經過去,很慶幸客戶數據中臺(CDP)作為這個時代的高新產物,賦予營銷官們深度服務客戶的能力,幫助企業破局增長瓶頸。